凝聚磅礴“工”力量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柳南区总工会“四个紧扣”工作法亮相全区工会基层工作业务培训班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工会基层建设,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发展,6月24日至27日,2025年全区工会基层工作业务培训班于桂林开班。全区各市、县总工会和区各产业(系统)工会负责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的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等117人参训。
在各地市亮点工作经验发言环节,柳南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蒋晓梅向全区各市、县总工会领导干部们展示了《柳州市柳南区总工会“四个紧扣”凝聚磅礴“工”力量 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其创新实践受到充分肯定。
自全总开展559三年专项行动以来,柳南区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心”定基调,以“实干”开新局,以“温暖”抓重点,以“维稳”找路径,以“改革”把方向,全力团结引导广大职工为建设现代化新柳南建功立业。
一、紧扣政治本色,当好筑牢团结奋斗基础的忠诚践行者
一是强化“大思政”理论学习。确立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的“定盘星”和“主心骨”,筑就“四个自信”的“压舱石”,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工会系统落实落地。二是推进“大联动”主题宣教。构建“智能、便捷、互联”的“云”上数智化工会服务体系,打造充满活力的“工”字品牌应用场景,持续提升云上主题宣传引导力,活动影响力和阵地传播力。三是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通过强化“大宣传”理念、建强“大宣传”队伍、创新“大宣传”方法,以新媒体“小切口”书写网络思政“大文章”。
二、紧扣发展任务,当好服务柳南高质量发展有为担当者
一是深入调动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热情。以五个“贯穿”为工作思路,推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把好产业工人薪酬需求、体系、发展“三个方向”,探索民营企业技能导向薪酬制度改革,经验做法先后在自治区和柳州市工作推进会上发言,并在《广西工运》刊登。二是持续激发职工群众创新创效动能。通过激活“人的创造力”这一核心要素,实现企业竞争力提升、职工个人成长、社会经济进步的多维共赢。组织产业工人参加2024年柳州市职工技能大赛和数字化班组长综合技能竞赛,均荣获优秀组织奖。三是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引领带头作用。广泛开展“以师带徒”活动,指导企业打造并建强先模工作室,推动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的技能人才队伍,努力推动产业工人由“工”向“匠”转变。
三、紧扣维权保障,当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力促进者
一是建立三方四家联动机制,筑牢权益保障防护壁垒。创新建立“3+N”集体协商机制,并签订全国首份螺蛳粉企业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关键点,不断强化技能价值导向。探索通过集体协商合理确定区域技能人才最低工资,2025年5月成功签订了柳州市第一个针对技能人才权益保障的区域性专项集体合同。二是建立部门多维联动机制,筑牢劳资和谐防火城墙。依托多元调解平台,实现从监督预防、联合调解、法律援助到仲裁审理的工会“一站式”全链条维权服务闭环。以“323工作法”筑牢劳资和谐防火城墙,形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强大合力。三是建立网格体系维权机制,筑牢劳动关系安全屏障。探索劳动争议源头治理新解法,推行纵横责任网+“和事佬”+“三熟”“三进”工作法,有效化解全区90%以上的劳动纠纷。工作案例率先双双入选全国和自治区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并作经验发言。
四、紧扣服务提质,当好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砥砺奋进者
一是筑牢组织堡垒,凝聚工会发展“向心力”。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覆盖+精准化服务”的组织堡垒。通过“行业联建、区域统建、企业自建”多元建会模式,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大抓基层三年行动落地生根和基层工会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做法及成效在本月自治区基层工作培训班上作经验发言。二是擦亮服务品牌,提升工会组织“影响力”。以凝“新”、暖“新”、琢“新”的“破圈”思维,打破区域、行业壁垒,搭建“新就业形态工会朋友圈”,创新实践获多方点赞,成功入选广西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和2024年自治区总工会基层工作部编辑的《新就业形态工会工作创新案例选编》。三是升级服务阵地,打造职工幸福“栖息地”。秉持“一站一特色,一站一品牌”的理念,以“小阵地”服务“大民生”,吸引了众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柳州市华厦物流园“司机之家”获评全国5A级司机之家和全国暖心服务司机之家。
时间落笔,绘就雄伟壮阔的时代画卷;奋斗筑梦,鼓舞永不停歇的前进步伐!柳南区总工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柳南实践新篇章!
通讯员:陆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