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职工读书征文选登】我的公交人生

来源: 桂工网  |   发布日期: 2025-07-24 11:56    |  作者: 李仁龙

光阴流转,我从懵懂的乡间少年成长为穿梭于柳州街巷的公交驾驶员。当指尖触碰方向盘时,二十余年的公交生涯如同泛黄的书卷徐徐展开,每一页都镌刻着工运精神的传承,每一行都流淌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坚守与担当。
  2003年盛夏,18岁的我攥着公交定向培训班录取通知书,在蝉鸣声中踏入柳州这座工业城市。记忆中的忐忑与兴奋至今清晰:“这么大的公交车,我真能驾驭好吗?”这座以“劳动光荣”为基因的城市,用轰鸣的机器声迎接了我的职业生涯开端。
  三年后,当A级驾照落下钢印,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公交司机。记得第一次独立出车前,我提前半小时到岗,像呵护新生儿般检查车辆:从轮胎气压到刹车系统,从灯光线路到雨刮器角度,每个细节都反复调试。引擎启动的瞬间,前辈的叮嘱在耳边回响:“咱们开的是民生线,更是安全线。”这句话,从此成为我毕生的职业信条。
  初握方向盘的日子,手心的汗水总是浸湿手套,视线在前方道路与后视镜间不断切换,生怕出现一丝差错。渐渐地,我学会了与钢铁伙伴“对话”——通过发动机的呼吸声判断状态,凭借轮胎触地感预判路况,依靠刹车反馈力调整操作。那些黎明时分的车辆检查,那些深夜收车后的运营复盘,都将“安全第一”的理念熔铸进我的职业本能。
  手握方向盘,看着车窗外熟悉又不断变化的街道,恍惚间才惊觉,我在这驾驶座上,已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二十多年里,我见证了城市的巨变。曾经狭窄拥挤的街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道;低矮的平房被高楼大厦取代;公交线路也从寥寥几条发展到四通八达的公交网络。而我的公交车,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从手动挡到自动挡,从闷热的无空调车厢到舒适的冷暖车厢……这些变化让人不禁感叹。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我服务乘客的初心从未改变。
  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永远定格在那十米车厢里:清晨与环卫工人默契地点头致意;深夜下班时后视镜里疲惫却安心的脸庞;年轻母亲在乘客帮助下安抚哭闹婴儿的温馨场景;老人下车时紧握我手的那声“谢谢师傅”……最难忘那次,当失主接过遗落的重要文件热泪盈眶时,我真正懂得了这份工作的价值——方向盘转动的不仅是车轮,更是人间温情。
  面对网约车、共享单车的冲击,我们公交人用“绣花功夫”精进服务:在工会组织的“星级驾驶员”培训中掌握急救技能;在技术比武中钻研新能源车节能技巧;用多语种服务迎接八方来客……“方向盘有轻重,责任无大小”——这句朴素的话语,正是对“人民城市人民建”生动的诠释。
  二十多载春秋,车轮碾过风雨,也载满阳光。所有的辛苦与委屈,都在乘客安全到站时的微笑里消融;全部的青春热血,都化作城市交通脉搏中的律动。展望前路,我仍将紧握这个方向盘,在熟悉的线路上继续书写属于公交人的故事——用最朴实的坚守,为新时代产业工人谱写最坚定的旋律。
  (作者单位:柳州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