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广西怎么做?
“民族团结奏和音,壮美广西谱新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卞成林理了理“时间线”——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给予广西民族团结工作相当高的评价,正如卞成林在访谈中提到的:“广西有十分深厚的民族团结基础,在广西我们谈民族团结,好像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谁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很突兀的问题。谁都不会觉得,民族团结是要反复强调的。”
卞成林认为,广西如今民族团结工作的良好局面,具有先天优势:
广西是农业大省,天然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先民们必须通力协作,才能抵御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在八桂大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的基因写在血脉里。
广西在秦汉以后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自古以来“大一统”思想在广西各族人民心目当中根深蒂固;广西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形成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局面。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首席专家郝国强认为:
中国自古并不拿血统来做民族的界线,而是将文化视为民族界线。通过以文化为标识的“天下一家”观念,中国人轻易就把“民族”和“国家”观念统一起来。
周朝以后,随着“汉字”文化圈的扩展,“各族群不断交流融合,产生了以黄帝为“共祖”的传说体系,“天下一家”成为普遍认同的观念。
广西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三月三”和米粉、六堡茶等文化标签,都是南北方各民族经过长时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烙印着民族融合的印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实力量的鲜活呈现。
广西民族团结工作有先天的历史文化优势,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中,广西的工作也走在前面。自治区民宗委政策法规处处长黄金海在访谈中分享了“广西做法”:
2021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后,广西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始终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模范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出台了《关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条例》《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条例》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化上进行了许多实践探索。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建设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覃娟在访谈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就是要求我们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好,这既是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从蟠龙社区的实践,就可以很好理解基层治理之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如何在推动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发力,覃娟提出了突出绿色新质生产力为重点构建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开放合作能力、采取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