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柳州工匠】覃健:分拣达人解锁城市“活地图” 在邮路上书写工匠传奇
邮政,既是社会民生的基本需求,也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虽然如今人们绝大多数的交流,都在线上完成,但小到一封书信,大到人事档案、各类票据等材料,仍需要通过邮路,送达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准确快速地对邮件进行分拣,能极大提升邮件寄递的效率。在中国邮政柳州邮件处理中心,就有这样一位分拣达人,他熟练掌握的“双手分拣法”和“细分末端分拣法”,让邮件分拣效率大幅提升。他就是2024年度“柳州工匠”、中国邮政柳州邮件处理中心包件班班长——覃健。
在中国邮政柳州邮件处理中心的货舱里,覃健正与同事一起检查自动分拣设备的运行情况,每天有90万件物品和信件要通过这里分送到各地。各类物品来到这里后,需要经过接收、分拣、扫描封发等工序,再转交到各地的网点。其中,有约1万5千封纸质邮件,要用人工分拣。
覃健(中)
覃健告诉记者,设备毕竟还有接缝处,如果说被挤压,这些快递就会夹到接缝处,一旦被撕烂整个就损毁了,所以为了保证这些重要邮件的安全,对用户很重要的东西邮政还是人工处理。
说到手工分拣,这就是覃健的强项了。在现场,覃健用他的“双手分拣法”给记者进行了演示。在一个个格口前,覃健左右手交替动作,把信件投进了相应的格口当中。能够这样左右开弓,其实源于覃健使用了一套独特的路名记忆方法——“细分末端分拣法”。
覃健还说,遇到相同路名的时候,比如柳州市区有文昌路,柳城也有文昌路,先看这个文昌路再倒推,看是柳州的还是柳城的,这样进行分拣,效率大大提高。相比原来一分钟分拣18件,现在一分钟能分拣40多件。
使用这样的分拣方法,让邮件的分拣效率大大提升,可是想要练好练熟,并不容易。2012年,覃健加入中国邮政以后,先从学徒干起。在长达半年时间里,他上班只做邮件拆分的工作,下班就拿着地图,骑着电动车熟悉全市以及全国各地的路名。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覃健以优异的成绩在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快件处理员项目中夺冠。此后,他还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如今,已经晋升管理岗位的覃健,仍然在苦练和钻研分拣技巧,并将自己的经验用于生产效率的优化和机器的改进之中。在他看来,虽然科技已经不断发展,但依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人机结合,让公司的服务更上一层楼。
中国邮政柳州邮件处理中心包件班副班长林记生说,跟覃健共事那么久,分拣他最厉害。“车子怎么排,一号门什么车,二号门什么车,怎么样合理地搭配,这都是他手把手排出来的。”
覃健说,机器还是要服务于人,两者结合能更好体现他们的作用。他说,要把自己的分拣技巧——“双手分拣法”和”细分末端分拣法”,传授给其他员工,让更多人学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柳州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