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柳州工匠】刘成:高压线路上的“无人机工匠”
今天,“2023柳州工匠”系列报道推出第三期《刘成:高压线路上的“无人机工匠”》。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生产指挥中心技能专家刘成,工作十一年来,一直扎根输电运检一线,还是柳州局无人机团队的创立者和拓荒人,他带领团队摸索、攻关智慧巡检,使线路运维更精细、更高效,让万家灯火更璀璨。
在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所管辖的500千伏沙柳线,记者见到了刘成,他和同事正操纵无人机飞至高压塔顶进行日常巡检。
记者了解到,现场这座高压铁塔高度是40-50米,而有些高压铁塔的高度可以达到100多米。如果靠人力巡检,不仅成本大,花费的时间还比较长。现在使用无人机巡检,又方便效率又高。“以往人工巡检的时候,一个人一天最多巡检4基塔到5基塔,现在一架无人机单架次可以飞7-8公里,就是15-16基塔,巡检效率翻了七八倍。”刘成介绍说。
盘旋在高压塔顶的无人机,可以瞬间飞至附近相邻的高压塔,不仅速度快,而且得到的巡检结果更加精细。刘成说:“以前我们在看通道树障的时候,都是通过测试仪去测,因为站在不同角度,所以测量存在比较大的误差。现在通过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或者激光雷达技术,对通道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建模,通过软件进行分析。现在分析树障的误差可以控制在0.5米之内。”
不仅如此,使用无人机巡检还能够精细化巡检,查找设备本体缺陷;进行红外测温,测量设备本体金具的发热情况等等。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所管的区域范围除了柳州,还有桂林地段以及河池,由于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较高,高压线塔基本架设在野外。他们现在使用无人机机巢巡检,拍摄后的数据会上传到单位的电脑里,通过后台技术分析得到相关数据,方便运维班组开展下一步线路运维,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刘成告诉记者,他从2018年开始接触无人机,并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创立了无人机技术团队。然而无人机技术攻关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些年来,他和他的团队陆续遇到无人机续航时间短、图传信号差、数据采集异常、后台数据分析误差大等问题。“遇到问题就想办法去攻克”已经成为刘成的人生追求。他说,一开始自己对无人机不了解,只能不断到现场测试,遇到问题就马上跟厂家或者是无人机专业领域的专家交流,并不断地完善设备、软件和一些配套的装置。
凭借着不服输的韧劲,刘成带领团队探索出十多种运用在不同输电巡维的无人机技术,如应急照明无人机、激光雷达无人机、红外测温无人机等等。其中,他发明了一种基于电池充放原理实现容量检测的无人机动力电池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以百分比的形式展现电池的健康度,此项发明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一个人强不算强,集体强才是真的强。”刘成在自身不断进步的同时,还为公司培养出不少技术人才,为西电东送主网架智能化、数字化建设贡献力量。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数据分析班班员黄祖标说,刘成会把关于输电线路方面的无人机运维的各种先进技术都教给大家,对输电线路运维起到了很大的成效。
下一步,刘成还将探索固定翼机槽在主网架上的应用。“固定翼一个架次大概飞50-60公里,它的效率会更高,我们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以后在电力巡检方面可以实现少人化,甚至达到无人化。”刘成说。